网站首页 > 泗门资讯> 文章内容

听大戏、逛灯会……宁波首份元宵节地图来了

※发布时间:2017/9/6 10:23:1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

  在老宁波的传统中,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上灯夜”就已开始,经历正月十五“正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下灯”为止。

  早从正月初七、初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着搜罗做灯笼的材料:半透明的“韧皮纸”(或者宣纸)、竹篾、细绳、浆糊,“尤其是灯里用到的蜡烛,一定要红蜡烛。”

  自家制的灯笼以“兔子灯”、“鲤鱼灯”、“黄鱼灯”为主,“造型设计简单,但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景,例如兔子灯象征孩子活泼可爱,鲤鱼灯象征鱼跃龙门等。”

  活动内容:邀请知名地方文化学者周达章老师,讲述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花灯的传统及元宵花灯现场制作展示等。

  从2001年到2014年,招宝山共举行过13届招宝灯会。从鼓楼到文化广场到后海塘两岸再到沿江,虽然举办地点几经变化,但这来不影响居民们对一年一度元宵灯会的喜爱和期待。

  活动地点:沿江景观带(沿江与苗圃交叉口至沿江至胜利交叉口)布置11组灯景,而沿江(聪园~南大街)、城河西(聪园口~南大街)两侧行道也已经亮起“满天星”。

  此外,2月6日、7日、8日,经典甬剧曲目与格林童线日,街道各业余文艺团体的“草根明星”联合举行“喜乐元宵”文艺汇演。

  2月9日至12日,还有宁波市(镇海)非遗文化暨创意动漫展,“民俗年会”与“动漫科技”相互碰撞、融合,空降镇海鼓楼广场。

  过元宵,到瞻岐。曾经的唐涂宋地,山海瞻岐自古以来就有闹元宵的传统。到如今小镇已成功举办过6届元宵灯会,每年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内容也在不断地延伸。

  此外,在横溪,可以观看舞龙、舞狮、大鼓表演;在集仕港,可以观赏大头情景秀表演;在下应,可以欣赏精彩的腰鼓表演。

  宁海前童元宵行会别具一格,十五的元宵十四过,被称为“提前一天的元宵节”,浩浩荡荡的游艺队伍走进古镇,鸣群锣、放铳花,狮舞龙舞、秋干旱船相互交融,还有抬鼓亭习俗表演,是难以见到的原汁原味的传统元宵节庆祝方式。

  看完前童元宵行会,还可以到一市镇的东岙吃个“百家馏”,这一夜各家主人非常欢迎人们到他家吃馏,吃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由于制作方法不同,品味风格各不相同的馏的味道也成了吃馏的一大乐趣。

  在正月十四这天,龙灯队、鱼灯队、鱼鼓队等数十支民俗队伍鱼贯街头,数万名群众拎着各式各样的鱼灯,跟随着财神、、八仙等流光溢彩的“抬阁队伍”踩街巡游,灯如昼,人如海组成了万民影从,万人空巷的盛景。

  据了解,“十四夜”闹灯会,是象山演绎、流传了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寄寓了广大渔民敬神谢洋、祈福消灾的美好心愿。

  当然除了逛灯会,对大多数宁波人来说,元宵节那天和家人一起吃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过宁波的元宵小吃可不是只有汤圆哦。

  说起宁波小吃和特产,首先都会提到独树一帜的宁波汤团,也叫汤圆,尤其在外乡人面前,不能不推荐它。汤圆,本是元宵节必备的食馔,宁波人往往等不及,馋了就亲手裹,一直有大年初一合家共进汤团的传统习俗。吃过一碗猪油汤团,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汤包是属于宁海特有的春节小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出行在即,家家都会裹汤包。汤包形似古人外出时背的包袱,寓意对出门在外谋生计的人的祝愿;此时又值春耕时节,用母亲的话说,吃完汤包我们就要像牛一样开始新一年的辛勤劳作。

  从过去只有雪里蕻加豆腐的菜馅,到如今的冬笋、芹菜、花生米等达十余种不等,汤包的口味变得更加丰富。临近节末,从春节大鱼大肉的油腻口味,到吃上各色蔬菜馅的汤包,变成了一种自然的肠胃调理,而且切细的菜馅容易消化,老少咸宜。

  元宵节晚上吃丫头羹是镇海的传统习惯。丫头羹”是类似于“缸鸭狗”的百果甜羹。但其特点是每户人家可视各自的口味爱好,调制甜、酸、咸、香、辣各种味道。

  丫头羹是《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镇海卷中的其中一项内容,一道甜羹的手艺也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元宵是个浪漫的节日,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亦不为过。

  推荐:

  

关键词:泗门汝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