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泗门景点> 文章内容

余姚市人民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姚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1/2 10:52:1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为深入贯彻党的和历次全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增强余姚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宁波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余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十二五”期间,按照党的提出的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余姚市委、市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及相应的扶持办法,通过实施阳光文化行动计划、文化遗产利用行动计划、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行动计划等三大措施,我市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全市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市、镇、村、自然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四明山电影节、全民读书节、传统节庆等品牌活动示范引领,全市形成“一镇多品”、“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公共文化配送、四明阁“天天演”等惠民服务更贴。文化精品创作取得成效,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大。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现新的突破。文化遗产利用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大运河杭甬运河(余姚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扎实开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文化发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不能契合。特别是,市图书馆等市级文化设施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硬伤。

  “十三五”期间,文化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融合和促进的趋势进一步明显,以先进文化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任务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文化享受的需求进一步高涨,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质量、品种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深刻,推进文化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余姚作为一座拥有七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更应认清形势,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加快文化体制、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努力创造余姚文化的新辉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践行党的群众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现代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为抓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市建设经济活力强、品质优、人民幸福水平高的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到2020年,我市文化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围绕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做到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盛,社会和谐,乡风文明,人的思想素质全面提升,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余姚地域特色、彰显城市现代文明、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进一步彰显城乡公共文化的生命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文化遗产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利用、普及并重,抓好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现余姚文化的独特魅力。

  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以文化示范创建为抓手,统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全市城乡开展公共文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省、宁波和余姚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积极创建浙江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到“十三五”末,2-3个乡镇(街道)创建成为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25个村创建成为余姚市级公共文化示范村。规划建设由图书馆、文化馆、姚剧传承中心(余姚剧院)、职工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6家单位组成的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占地5.8万平方米。完善乡镇(街道)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社区)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乡镇全民健身广场建设。推动体育设施进社区、进公园,大力兴建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企业文化中心创建由示范向普及、由市级规模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和新型社会组织延伸。“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小型企业和新型社会组织文化中心达到50家。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抓好文化设施免费工作,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规范化管理。盘活现有设施资源,积极推进企业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场地向社会免费工作,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率实现100%。

  精心组织实施好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有亮点的活动品牌。注重文化品牌的延续性,充实丰富百姓文化节的形式和内容。市级每年要组织56场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重点举办好全民读书节活动,努力打造“书香余姚”,建设推广数字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和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平台。继续举办好四明山电影节。为民族传统和民族,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全市城乡在春节、元宵、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城市和社区广场要广泛开展自娱自乐的广场文化活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要精心打造各自的活动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的辐射、裂变效应,推进区域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持续开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举办余姚市第十五届市运会。每年按计划举办单项比赛或特色健身活动100场次以上。到2020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5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以上。

  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到2020年,争取有80%的市民至少能认知或掌握一门艺术。打响“阳光文化直通车”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立健全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和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机制,每年安排文化活动配送超过400场次。努力开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丰富公共文化配送内容和形式。深化拓展周末文化系列活动,依托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文化礼堂等平台,把周末文化惠民福利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组织开展四明阁“天天演”,每年演出365场次。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免费放映电影3000场次。

  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大力扶持原创性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始终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作为文艺精品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作生产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注重文化名家的影响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文化水准的创作人才。“十三五”期间,创作2-3个符合当前时代主题、具有较高艺术品质的剧目,力争有1-2个作品获得浙江省“五个一工程”或浙江省戏剧节大。扶持鼓励各类文艺作品冲击国家级项。

  加快建设水上运动、重竞技、田径、体操等优势项目训练。力争到2020年,省级体育后备人才或体育特色学校达到4所以上,宁波级点传校10所以上,余姚级点传校20所以上,形成以浙江省级阳光体育和宁波级点传校为龙头、余姚级点传校为重点、各中小学校为基础的体育训练格局。积极向上级训练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十三五”期间输送50名以上。整合竞技体育资源,确保宁波市运会和省运会成绩位居宁波市前四名,力争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我市输送选手取得突破性成绩。

  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强文化遗产意识,完善文化遗产管理机制,形成以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体系,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实施新编制的《余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立完善名城、名镇、名村可持续体系。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与专家咨询工作小组。制定实施《余姚市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和《余姚市名城管理办法》。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古籍普查工作,摸清全部家底,深化科学利用文章。基本完成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规划。全力做好各级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完成所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标志碑树立、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科学记录档案工作。进一步推进以古建筑为重点对象的文物工程,“十三五”期间实施50处以上文物建筑的修缮,确保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文物建筑完好率达到95%以上。实施黄羲墓地龙虎草堂“黄羲史迹陈列”工程。落实建设工程在5万平方米或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先期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开拓河姆渡遗址公园的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兼顾遗址和展示利用,积极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做好田螺山遗址和井头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全面整理田螺山遗址发掘资料,有计划地逐年分卷刊发。

  加强四先贤等名人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研究。筹建河姆渡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站。办好国际河姆渡文化研讨会、国际黄羲学术研讨会、国际阳明学研讨会。推进姚江历史名人史迹史料研究工程,启动姚江历史名人文献整理工作。大力传承阳化,举办阳化日活动。巩固可移动文物普查,提高库藏文物利用水平。加强古籍修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对古籍进行无损复制。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管理。创新文物主题宣传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物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物氛围。推进民办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市博物馆体系。完善河姆渡景区配套设施。加大文化线、文化景观和文化区块的资源调查和利用力度,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建立系统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构建科学严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新增宁波市级以上非遗名录不少于8个。抓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姚剧和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完善非遗“三位一体”建设,到2020年,余姚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基本达到“三位一体”要求。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预警退出制度,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12个文化生态区,实行区域性整体。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各级非遗展示馆2-3个。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及品牌建设。

  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与专业化发展,使全市文化产业整体水平、规模总量和发展效率均有明显提升,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探索发展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构建重要的文化生产、投资、消费、流通、服务等市场。优化提升文化休闲旅游业、印刷包装业、舞台设备制造业、制笔业等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会展广告业和网络信息业,加快培育教育培训业和现代传媒业等新兴产业,逐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提升技术监管水平,抓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推动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效应。引进和培养一批综合实力强、带动性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和龙头企业,研究和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项目,培育和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使我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的影响力逐步。积极探索市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等国有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打造以图书销售和电影放映为主业、多业并存的发展格局,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余姚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娱乐、文化会展、运动休闲等特色文化产业,多元并重的文化产业类型,实现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社会公共事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转变职能,不断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治理。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单位管理运营模式,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引进理事会制度。

  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的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党委部门协调指导、文化部门切实履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进一步加大土地、税收、人才等政策对文化工作的倾斜力度。落实公共文化设地指标和被列入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点)居民住房的宅安排。落实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补偿机制和社会投资引导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按照市委市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足额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研究利用、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人才培养等各项目顺利开展。建立完善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率。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资金、企业投入、银行贷款、民间资本、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提升文化队伍素质。加强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精专业的文化管理人才。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和培育一批德才兼备的文化领军人物。灵活运用单位聘用制、项目聘用制、签约制、兼职制、名家工作室等用人机制,加大引进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扶持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崭露头角的文艺新秀的重点培养。抓好全市文化员、业余文艺团队和文艺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结对帮扶和走亲交流等形式,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村(社区)宣传文化员管理,每年组织举办全市文化员培训班,选送部分优秀文化员赴上级参加轮训。加强城乡业余团队资源整合和规范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团队负责人和文艺进行考核管理,调动工作积极性。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